2017年從中央到地方關于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政策相繼出台,各地均設置裝配式建築相關工作目标,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同時出現了很多的裝配式設備、構件生産企業,關于裝配式建築的項目更是遍地開花,很多省市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在内新建的裝配式建築裡,大多為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形式,而在我預制裝配鋼結構目前并不多見。但鋼結構的顯着優點都将讓預制裝配鋼結構朝氣蓬勃——因自重較輕,同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要輕30%~50%;斷面小,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增加建築有面積8%左右.......這些優勢必會讓預制裝配鋼結構成為未來建築的發展方向。

鋼結構是新建築時代的脊梁
說到裝配式鋼結構,不得不說中的鋼鐵産業的發展,經曆了建之初的節約用鋼,到後來的合理用鋼,到如今的鼓勵發展用鋼,鋼結構産業發展速度可謂是勢不可擋。近年來,中座座高樓大廈拔起而起,直指青雲。而鋼結構建築更是如雨後春筍般遍布祖大地。如近兩年來新建的高636米的武漢綠地中心大樓,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高592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528米的“中尊”大廈等超高層建築都采用了鋼結構。鋼結構建築漸成趨勢,并被列入中鋼結構行業“十三五”規劃:“力争到2020年鋼結構用鋼量由目前的5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以上,占建築用鋼比重超過25%”。未來5年我鋼結構産業将迎來發展的春天。
現在,中鋼結構産業企業有1萬多家,大批有實力的鋼結構企業正承擔着内重點大型鋼結構工程的生産和安裝。鋼結構的科研、設計、生産、配套等各個域迅猛發展,行業内不斷湧現着鋼結構設計方案,設計軟件和科研成果,它們提高了鋼結構設計、施工質量,提升了行業規範和規程,使得我鋼結構的産量、産業規模、市場開發應用都位居世界,裝備制造和安裝技術達到世界先水平。鋼結構已成為新建築時代的脊梁。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是綠色建築發展方向
裝配式鋼結構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建築,是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建築。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可以節約施工時間,施工不受季節影響;可增大住宅空間使用面積;減少建築垃圾和環境污染,建築材料可重複利用;抗震性能好。而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設因周期短、節省占地,使得房地産業融資快、資金使用率高,這對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非常大。
但我裝配式建築進程較球來說,起步較遲。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在在工業發達家應用更為普遍:美鋼結構住宅占比在25%以上,且以裝配式住宅為主;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預制裝配住宅鋼材結構系列比例就已經多達71%。雖然起步遲于發達家,但我鋼結構起點頗高,随着中鋼結構建築中的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層出不窮,施工安裝水平也達到了際先進水平;鋼結構配套産品齊,加工設備制造廠發展迅速。相信在不久的将來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必定迅速崛起。
完善産業鍊是鋼結構發展必經之路
住建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50%以上。這意味着從目前的不足10%,三年提升20%,八年時間提升到50%。未來幾年機遇與坎坷并存,就看怎麼抓住機遇發展。如此大的市場,裝配式鋼結構究竟占多少份額要取決于自身的技術與質量能不能達到市場需求的功能水平。
在中,鋼結構建築作為種結構建築來說已經算是很成熟,但建造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不是鋼結構本身的問題。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原先鋼結構企業是在做建築鋼結構,現在要轉型做鋼結構建築。個詞颠倒了位置,從内在意義完不樣了,要面對的問題變得非常大。由于質量與施工性能不以及産業鍊不完善,造成其造價高、建設施工等問題在裝配式鋼結構建設中顯露無疑。産業鍊不配套,付出很多額外成本,而且設計到施工到生産之間不熟悉,也導緻了系列問題。在發達家,般混凝土建築才是造價高的,木結構低,鋼結構處于中間。如果配套問題解決了,那麼鋼結構價格就低了。隻有完善裝配式鋼結構産業鍊才能突破行業發展瓶頸。
鋼結構企業創新突破謀發展
當前家相繼推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相關政策,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在政府主導的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美麗鄉村以及色小鎮等項目中的優越性愈發明顯。在2017年鋼鐵行業去産能仍将繼續推進的情勢下,鋼鐵企業不再追求産量、規模,而是積尋求突破轉型升,更加追求精品和高。裝配式鋼結構對鋼鐵企業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球産量規模二大的鋼鐵企業——寶武集團,早在2008年已經踏入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域,并與賽博思公司聯合開發建造的鋼結構住宅示範工程-武漢黃金口小區,棟總面積1萬平方米的11層建築被際鋼鐵協會住宅鋼結構項目選定作為中地區可持續性住宅的示範建築。2014年10月14日,寶武在潛心研究16年基礎上,更是開發了新代裝配式鋼結構百年住宅體系——“Baohouse”。
Baohouse體系具有開放式超大空間、SI住宅、高度集成化、鋼結構防火防腐體化等技術優勢,并采用BIM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建築産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從三維設計、施工模拟到成本控制、進度模拟,真正實現了從3D到5D的飛躍,為開發商掌控成本、承建商把握進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施工現場将實現“六無少”(無現場支模、無現場砌築、無外牆腳手架、無焊接、無水泥砂漿抹灰、無鋼筋綁紮、少濕作業),裝配化率高于70%,建設周期較傳統體系可縮短30%、人工數量減少60%。經過技術研發、産品測試、試驗樓工程等環節的驗證,Baohouse體系滿足家相關建築技術規範與标準,并在建築的裝配化率、節能率等方面處于内同類技術的先水平。
當前,鋼結構企業不僅自身努力尋求突破,還積構建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産業生态圈,形成引産業升的革命浪潮,創造中産業發展新模式!2017年,我已經吹響裝配式建築的号角,裝配式鋼結構正在加速拼搏趕超的步伐。